添加微信:bmzkj01 免费交流解答,并送你一份最新运营推广方案
大杂烩 2022-04-08
中国陆地领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,陆地边界全长约2.28万公里,有14个陆地邻国。在这些邻国中,印度和不丹却是中国邻国中“唯二”没有与中国正式划界的国家。不过,不丹已经开始推进同我们的谈判,如果没有印度从中作梗,中国和不丹的边境划界应该可以较为顺利地解决。
新年伊始,中印关系也出现缓和迹象,双方在边境实控线上互换糖果,表达新年祝福,外界将此解读为中印将握手言和。但没过多久,印度的在野党国大党领袖拉胡尔·甘地却批评莫迪政府对华“软弱”。其实,这种说法除了国大党本身反华思想根深蒂固外,主要还是为了党政,为了争取国内民族主义者的选票。实际上,中国早就对外详述去年加勒万河谷冲突的来龙去脉。要知道,这起冲突是印度部队越界进入中国领土,主动攻击中方人员引发的,这是不容狡辩的事实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印度始终视中国为重要对手,特别是我国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后,我们不断加强在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,这本来是实现共同富裕,兴边富民的一个措施。可是,印度认为中国在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我们的军事实力。为此,从2015年开始印度也开始积极推动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,但却进展缓慢。到了2017年,中方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,印度边防人员越过中印边境,进入中方境内,甚至强行阻扰中方施工,并引发中方采取反制措施。其实,之前印度对洞朗地区的主权归属从未提出异议,但印度却想通过挑起冲突将本无争议的土地变成有争议的土地,这正是造成中印边界摩擦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。
在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后,印度国内鹰派扬言已为“2.5线”战争做好了准备,以应对来自中国,巴基斯坦和国内的安全威胁。但莫迪总理还是比较理性的,因为他公开承认,没有中国军队进入印度领土,也没有印度哨所被中国占领。而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印度,莫迪能够讲出实情也实属不易。所以,中印举行了多轮军长级会晤,以为紧张局势降温。而在去年印度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刻,中国并未像美国那样隔岸观火,甚至是落井下石,而是主动向印度提供呼吸机,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支持与援助,此举获得了印度官民的认可和赞赏,新德里也开始调整对华政策,并显示出缓和中印关系的姿态。
事实上,印度也想同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划界问题 但却希望按照自己的谈判路径来进行,并且提出一个无理要求。印度外长苏杰生就表示,中国必须把边界地区恢复到2020年4月之前的状态。他认为如果中印边界不能恢复到2020年4月之前的状态,中印之间的外交,政治,经贸关系也无法恢复。在印度看来,中国正在保持高速发展,而且对印度形成的优势还在不断拉大,而中印边境划界问题久拖不决,对自己则是十分不利的。所以,印度急迫希望在边境划界问题上表达强硬立场,并试图通过强化军事部署,甚至推行“前进政策”逼迫中国让步,来实现两国关系的缓和。
但问题在于,中方有权在自己的领土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而且中方也不可能从自己的领土上撤出。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,印度是二战后领土扩张最多的国家。20世纪50年代后,印度不仅吞并了锡金,而且还试图将不丹变成自己的附属国。与此同时,尼赫鲁政府还以所谓的“麦克马红线”和“约翰逊线”为依据,相继对藏南,阿克赛钦提出非法的领土主权诉求,其后又对班公湖地区,跌木卓克等地提出非法的领土要求。由此,印度在中印边境制造了约12.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议。此外,印度还通过三次印巴战争,吞并了巴基斯坦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。可以说,印度持续蚕食邻国领土,每“前进”一步,都是以牺牲邻国利益为代价的。
事实上,在处理国家间领土争端问题上,中国一直尽最大的诚意,做最大的努力,争取和平解决。不过,这并不以中国的主观善意为转移,而和平解决争端也并不等于在挑衅面前软弱退让。上世纪60年代,西藏军区曾用四句话总结对印自卫反击战—打是为了和,不打不能和,打不赢也不能和,打过头了还影响和。事实上,这也给了后人很重要的启示,在领土主权问题上,我们反对任意使用武力以及使用武力相威胁,但并不等于一切条件下均不使用武力,当国际领土主权利益受到威胁和侵犯时,必须要该出手时就出手!
添加微信:bmzkj01 免费交流解答,并送你一份最新运营推广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