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微信:bmzkj01 免费交流解答,并送你一份最新运营推广方案
大杂烩 2022-04-10
新民晚报“上海时刻”出品
“感谢社会各界,特别是禁毒社工对我的帮助,不光给我机会重新做人,也让我孩子能够走进校园。”面对镜头,50岁的章女士(化名)忍不住哽咽。
作为一名曾深陷毒瘾的母亲,她唯一的寄托便是15岁的儿子。禁毒社工如何帮助这样的家庭重回正轨,又如何持续提供关爱与支持?让我们聆听这沉重的诉说,去了解“隐秘的角落”正在发生的事。
“我太自私了,真该死!但孩子是无辜的”
“19岁第一次接触毒品,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。”章女士的前半生可以说是被毒品毁了,也是被自己毁了。
为了逃避对吸毒人员的追查,她选择东躲西藏;尝试在戒毒所摆脱毒瘾,结果还是抵不住诱惑;丈夫更是因为走私毒品受到法律严惩,认罪伏法……直到2018年,她再度落入法网,眼看无依无靠的儿子被送入上海市儿童临时看护中心,她的心发生了改变。
“被处强制隔离戒毒的两年我想了很多,也想通了很多。”身在大墙之内,章女士心系着还未成年的儿子,“我过去太自私了,真该死!”过去她为逃避追查,四处躲藏,因此自己的孩子年满15岁仍没有申报户口,更没有上过一天学。如今她想改过自新,也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未来。
她的希冀传递到了宝山区禁毒社工严琳的手中。“我们了解到,由于种种原因,章女士的儿子出生时连户口都没有申报,而想让这个未成年的孩子上学,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他的户口。”
严琳成为了大墙内与大墙外的沟通渠道,在将章女士的诉求上报给禁毒办专职干部后,区公安分局、区禁毒办和相关街镇也十分关心这对母子的情况,协调各方力争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。这个吸毒家庭的困境出现了转机。
“守护向日葵,一起关爱这些特殊的孩子”
2020年8月的一天,严琳与社区民警一起前往了上海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,这天是章女士出所的日子。而就在当天,在严琳与社区民警陪同下,她终于来到所在辖区,亲手递交了儿子的落户申请书。
“经过一系列法定程序,章女士的儿子有了户口,而接下去的问题就是学籍。”摆在严琳面前的难题依旧棘手。一边帮助服务对象融入社会,一边孩子求学依旧迫切。而在上海市自强服务总社的支持下,严琳也找到了一个特别的“学前班”。
“2021年3月以来,章女士可以每周三次带孩子参与‘爱心课堂’公益助学活动,主要补习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文化知识,老师是复旦大学的志愿者团队。”严琳介绍,总社把这个项目起名为“守护向日葵,关爱未成年子女”,这项服务正是为这样的特殊家庭所提供的。
在严琳看来,社工不光要关注吸毒人员的情况,也要关注他们子女的身心健康,“家庭的幸福稳定一个人也不能少。除了按照社区康复协议的规定,帮助章女士做好戒毒工作,也要改善她的家庭戒毒环境,让孩子能够获得教育的机会。”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在宝山区禁毒办牵头下,区教育局、区团委以及区民政部门多次协商章女士儿子回归正规课堂的方案,终于赶在今年开学前为其办理了学籍,顺利入学。
如今,章女士通过低保补助与劳动所得确保了日常开销,更重要的是一个原本破碎的家庭因为各方的努力正渐渐回到正轨。采访最后,章女士的儿子告诉记者,“很喜欢去学校的感觉,能够学习很开心,和过去孤单的日子相比完全不一样。”
2020年6月起至今,上海市禁毒委、市民政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教委等12个职能部门,联手开展“上海市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”,推动解决了一批户籍、入学、就医问题,让这些未成年人和他们身后的家庭,切实感受到了城市温度。
添加微信:bmzkj01 免费交流解答,并送你一份最新运营推广方案